炼厂汽柴油价格环比和同比_炼厂汽柴油价格环比和同比哪个好
1.又到调价窗口成品油或现年内第八次下调!出行成本有望再次降低
2.油价大跌会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吗
从环比看,CPI走势基本平稳。食品价格与上月持平,分类价格涨跌互现。鲜果、鲜菜价格分别上涨0.7%和0.4%;节后需求回落,鸡蛋价格下降5.4%;水产品和猪肉价格分别下降0.6%和0.1%。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柴油、汽油、液化石油气等能源产品价格分别上涨3.4%、3.2%和2.3%,合计影响CPI上涨0.08个百分点;服装换季,衣着价格上涨0.5%,影响CPI上涨0.04个百分点;飞机票、旅行社收费价格分别下降9.1%和2.7%,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CPI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0.1%,影响CPI下降约0.2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4%,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1.95个百分点。其中,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7.2%,居住类价格上涨2.8%,教育文化和类价格上涨2.3%。
据测算,在10月份1.9%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0.4个百分点,比上月增加0.2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5个百分点。
又到调价窗口成品油或现年内第八次下调!出行成本有望再次降低
今年以来,我国粮食和能源等基础工业保持增长,为抗击疫情、推动经济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发布会上表示,基础产业支撑有力,供给保障能力强大。从能源来看,增产保供持续加大,主要能源产品较快增长。4月份,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7%、4%和4.7%。从基础工业看,主要行业持续增长,供给保持稳定。4月份,规模以上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8%和8.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增长7.2%。这些都有利于保障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运转。
数据显示,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比1-3月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回落0.3个百分点。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由正转负,3月份同比增长5%),环比下降7.08%(由正转负,3月份环比增长0.39%)。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增速回落2.7个百分点。
据介绍,在全球疫情和乌克兰危机持续影响下,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供求关系紧张。供应链、产业链面临较大压力,初级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各国通胀压力显著上升。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国际能源价格指数153.3%,处于2008年7月以来较高水平。非能源价格指数达到139.9%,为1967年有纪录以来新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由于通胀压力上升,对2022年发达经济体通胀预期由1月份预期的3.9%大幅调升至5.7%,达到近38年以来高位;对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预期由1月份的5.9%调升到8.7%,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
付凌晖表示,我国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供给能力比较充足,保持价格稳定有较多有利条件。其中,能源供给稳定有保障。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外采比例比较高,国际能源产品价格攀升,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进口成本,给部分行业带来输入性影响,加大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压力。但是,我国能源主体是煤炭,而我国煤炭储量比较丰富,同时生产能力较强。随着煤炭先进产能逐步释放,有利于抑制能源价格上涨。从4月份情况来看,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涨幅比上个月回落0.5个百分点。
他还表示,多数工业消费品供给能力充足。我国产业体系齐全、配套能力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位于世界前列,为产品价格稳定奠定了扎实基础。从4月份数据看,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3.9%,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涨幅扩大主要是受汽柴油价格影响。扣除能源后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0.7%,涨幅都是比较低的,说明我国工业消费品供给能力比较充裕。
付凌晖表示,现在吉林、上海等地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扩大内需、助企纾困、保供稳价、保障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显效,经济运行有望得到改善。
油价大跌会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吗
11月21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再迎调整窗口。由于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整体震荡下移,当前国内参考的变化率处于负值范围,本轮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下调概率较大。
或遇年内第八次下调
在上一轮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上移后,本轮油价或再迎调降。
金联创分析师王珊认为,本轮计价周期以来,国际油价呈现宽幅震荡走势,均价较上一周期环比回落。尽管,期间美元指数一度下跌以及地缘局势升温对油价有所提振,但美联储的持续加息、全球经济衰退、高油价以及疫情等因素均对石油消费造成沉重压力。
受原油走势影响,本轮变化率由正转为负向加深运行。据金联创测算,截至11月18日第九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90.4美元/桶,变化率为-1.85%,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应下调120元/吨。根据“十个工作日”原则,本轮调价窗口为11月21日24时。距离调价仅剩1个工作日,此次下调几无悬念,预计下调幅度或在130-140元/吨附近,折合升价约在0.1-0.12元。
而据卓创资讯模型测算,截至11月17日收盘,国内第9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变化率为-1.95%,预计汽柴油下调100元/吨,折合成升价,92#汽油及0#柴油分别下调0.08、0.09元,调价窗口为11月21日24时。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将是今年以来的第八次下调,下调政策落实以后,消费者的出行成本具有一定的降低。我们以油箱容量在50L的小型私家车为例,加满一箱92#的汽油将较之前少花4元左右。
卓创成品油分析师杨霞认为,本周期以来,国际原油市场维持波动行情,且幅度较大。市场分歧在于需求预期:欧佩克月报显示对需求预期进行下调,看空市场为主;但是IEA相对乐观,上调需求预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油市波动较大。受此影响,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由正值转负,本轮成品油零售限价下调概率较大。
成品油市场短期承压
今年下半年,国际油价深度下挫。不过随着OPEC+11月起减产200万桶/日及12月起俄油被实施海运制裁,原油市场踩住了下滑的刹车板,从而令油价在80美元/桶上方获得支撑。
而近期成品油批发市场方面,汽柴油价格承压下探,市场购销气氛一般。
王珊分析,零售价下调预期逐步显现,消息面指向利空。汽油方面,国内疫情形势时有反复,尽管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但整体需求表现欠佳,加上前期部分地区主营汽油价格高挂,近期多有适度回调,且销售政策十分灵活宽松。
柴油方面,受购物节支撑,交通运输行业活跃度较高,户外工程项目仍处于赶工阶段,需求端仍有支撑,不过近期随着柴油产量进一步提升,且受到柴油纳入危化品管理政策影响,部分社会资源积极出售,柴油供应有所增量,目前柴油批发价格虽仍维持限价,但直销价格渐有松动,且陆续取消搭售、限售等销售模式。下游观望心态有增无减,市场购销气氛十分清淡。
后市来看,零售价即将兑现下调,原油短期维持震荡走势,消息面或难寻支撑。主营及地方炼厂开工平稳,供应面波动不大。不过随着气温下降,柴油终端消耗或逐步转淡,国内资源供应趋紧现状有望进一步缓解。随着零售价下调兑现,柴油价格将随之回落,部分单位积极赶量,不排除有跌破限价的可能。
汽油方面,防疫管控优化措施影响或进一步显现,私家车出行半径及频率或逐步提升对汽油需求有一定支撑。目前市场汽油价格相差较大,预计后期低价资源跌幅或相对有限,高价将逐渐贴近市场。
对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南华期货认为,美联储加息背景下,经济预期悲观。需求下行、+管制下的剩余产能不足,以及俄乌冲突带来的风险溢价影响叠加,在美联储激进加息未结束前,油价上方空间有限,因边际供给不足,油价会呈现阶段性大幅上涨,整体维持宽幅震荡。
而方正中期期货则认为,随着通胀的回落,美联储加息可能放缓,令美元指数连续走跌,支撑原油等大宗商品。但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仍在,石油消费将继续受到冲击,OPEC+控产及俄罗斯受制裁导致的供给收缩下,原油供需维持紧平衡,整体波动区间受限。短线来看,人民币升值令SC原油受到明显打压,短线预计维持偏弱走势。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石油涨跌的敏感度可能是首屈一指的:当全球油价暴涨时,输入型通胀压力随之而来;当全球油价暴跌时,输入型通缩的隐忧又时有耳闻。
近期,国际油价持续大跌,本周五国内油价将迎来新一轮调整窗口,国内油价“八连跌”将成为可能。近期油价大跌引发了对中国通缩的担忧: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0月份CPI同比上涨1.6%,同比涨幅与9月份一样,继续徘徊在近5年来的低位,而PPI则连续32个月下降。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中国通缩风险上升。那么,油价大跌会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吗?笔者认为,这种忧虑大可不必。
首先,从历史上看,中国饱受高油价带来的通胀之痛,而鲜有油价大跌带来的通缩之苦。2005年,国际油价持续暴涨,这一年国际油价从低油价进入高油价时代,中国经济深受其痛。因为这一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必需的石油、铜、铁矿石、煤炭等基础资源价格飞涨,中国经济增长的代价成倍增加。
虽然近期PPI跌幅连续扩大,主要受原油、成品油及钢材价格跌幅扩大的影响。不过,如果就此认为,油价大跌将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似乎并不成立。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CPI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整体较平稳。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5%,比上月略有扩大;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略有回落。非食品中,同比价格上涨较多的是家庭服务和高等教育,涨幅分别为9.0%和3.8%;同比价格下降较多的是车用燃料,汽油和柴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6%和7.8%,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10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4%,环比降幅与9月份相同;同比下降2.2%,同比降幅比9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在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价格环比上涨的行业有燃气生产和供应、纺织服装、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下降的行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石油加工等。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继续下降是受国际油价连续下跌及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显然,PPI持续走低尽管受到国际油价连续下跌的影响,但是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需求疲软才是PPI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不可逆转。完全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观察和分析中国经济问题必须从这一大背景下进行,否则就会一叶障目。结构调整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去“产能”。因此,如果将CPI和PPI的数据放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来看待分析,有些数据就可能处于“失真”状态:因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正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从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这一判断的证据不足。通货紧缩一般是指市场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物价持续下降。但今年以来,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流通量保持了一个比较稳健的增长速度。9月份CPI回到2%以下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对比的基数比较高。从环比来看,9月份CPI环比上涨了0.5%,这说明物价还是处在总体稳定、温和上涨的状态。随着冬季的来临以及部分食品供求关系特殊条件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初步判断未来几个月CPI保持温和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