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垄断企业_标准石油垄断前油价
1.为什么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和国际不接轨?
2.油价最高是哪一年
3.为什么国际油价比十年前降了一半,中国的油价却一直在涨?
4.20世纪80年代的油价大震荡
近期关于燃油附加费上涨的传闻再次“不幸”被证实,而且上涨幅度、时间均超出此前所有预期。昨日,国家发改委和民航总局正式对外发布消息,国内燃油附加费收费标准9月1日起再度上调,800公里以下航线由30元调整为60元,800公里以上航线由60元调整为100元,这比上次调整附加费后规定的执行期限(10月10日)提早了40天。
资料;
对于油价的飞涨,很多人按照经济学的原理来理解,认为是石油供不应求。但是有关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石油是供大于求。2004年第一季度,原油每天供大于求约30万桶;第二季度全世界原油日产量为8190万桶,平均日需求8040万桶,日供大于求150万桶。2005年年中,“世界石油日供应量约8400万桶,日消费量约8300万桶”(梅新育《中国没有定价权》《世界知识》2005.15),日供大于求量也达100万桶。所以,造成油价上涨的原因不是石油供不应求,而是其它因素所致。实际上,造成21世纪以来石油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对石油的投机炒作,上个世纪90年代石油价格的下跌,21世纪以来美元的大幅贬值。
近八、九年,我国以及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住房价格飞涨,其最重要原因是房产商和把房屋作为期货投资的“投资者”们的投机炒作。大量没有居住需求,但要投机歉钱的“投资者”将投机资金投入房地产,使投机资金与购房居住的购房资金之和大于正常情况下购买居住房所需资金量,人为地造成需求旺盛,使房价大升。同样,近几年石油价格飞涨的主要原因也是对石油期货的投机。所不同的是,对石油投机的力度比对房地产投资力度更大。2004年8月18日的《经济日报》,刊载了题为《国际原油市场风高浪急》的文章,该文章写道:“投资者想从油价的涨跌中大赚一把的投机行为,也对油价的飙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几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对游资严加防范和约束,相当多的对冲基金开始进入国际原油期货市场进行期货的倒买倒卖,谋取高额利润。石油期货交易量目前是现货交易量的好几倍。据估计,在原油期货市场上,真正的需求方只占到交易总量的三成,其余都是套利的人。长期跟踪国际原油市场的亚太博宇公司研究员陈光远说:‘在几年前,美国基金在石油行业中所占比重大约在7%到8%,这个数据是5年前的。据最新的数据,美国的一些对冲基金在国际石油价格中的比重已经上升到1/4。’”据该文可知,两年前,投机的“投资资金”已远超过因为“真正的需求”而购买石油的资金,两部分资金之和,造成在石油流通领域内资金大大多于购买这些石油所需的资金量,即造成该领域的“通货膨胀”,原油物价上升。如前所述,2005年世界石油平均日供销量为8000多万桶,“但纽约商品石油期货日交易量达2亿桶,伦敦国际石油日交易量更接近4亿桶;按金额计算,当油价为50美元/桶时,世界石油日消费金额约40多亿美元,而国际石油市场日交易金额则高达数百亿美元。”
2005年世界石油平均日供销量为8000多万桶,“但纽约商品石油期货日交易量达2亿桶,伦敦国际石油日交易量更接近4亿桶”。这意味着原油一天内要被投机商们倒手几次。价格上涨期间,房屋倒手每倒手一次,一般房价就上涨一次。同样,价格上涨期间,原油倒手一次,一般石油价格也就上涨一次;倒手几次石油价格就上涨几次(只有少数时侯的倒手是获利回吐,价格下跌)。“按金额计算,当油价为50美元/桶时,世界石油日消费金额约40多亿美元,而国际石油市场日交易金额则高达数百亿美元。”当一种产品的购买,每天只需40亿美元时,却涌入了上百亿美元资金,那么这种产品的价格上涨将成为常态。所以,石油价格是以炒家们投机炒作的“石油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皮肯斯之流石油炒家对油价的影响力超过了海湾国家的石油部长们。”(《中国没有定价权》)
另外,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物价一直在上涨,年平均有百分之几的物价上涨率,而石油价格则一直趋于下降。如2006年7月6日的《参考消息》转载的法新社资料看,纽约市场交易石油价格1990年10月为40.40美元,而1994年3月则为14.08美元,1998年12月更降为10.72美元。直至2003年3月,涨到37.78美元,仍未恢复到1990年10月价格水平。再考虑到90年代美国的物价上涨,国际石油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十余年中,它的实际价格下跌状况,比它在交易市场上交易价格下跌的状况更严重。所以21世纪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在较大程度上是油价下跌约10年后,大量炒家逢低纳入后的恢复性反弹。
还有,原油是以美元计价。而从汇率关系看,最近几年,美元对欧元贬值40%多,对日元也有约20%的贬值。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不变,实际意味着石油价格在欧洲、日本能用较以前更少货币来买油,例如,在欧洲,仅,美元对欧元贬值40%多就意味石油价在欧洲下降了许多。而在进出口关系上就意味着,石油输出口国要从欧洲进口同样多的某种商品,必须要用比几年前多得多的石油去换。因此,为弥补美元贬值带来的影响,石油价格肯定要上升来“纠偏”。所以,美元贬值也是石油涨价的重要原因。我们据美元对欧元、日元贬值(或者说欧元、日元对美元升值)的情况知道,对欧盟国家和日本来讲,因为他们的货币相对于美元升值,所以这段时间的石油涨价,对于他们的影响要小于对美国的影响。或者说,欧盟用欧元折算的石油涨价倍数远小于用美元计算的石油涨价倍数。
欧日的情况也使我们想到,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关系使石油涨价对我国有何影响。具体说,如我国人民币也象欧日货币一样对美元升值,石油涨价对我国有何影响。
现时人民币基本是与美元挂钩(2006年对原来只有约3%的升值),所以石油涨价对我国的影响很大,用人民币计算的涨价倍数与美元计算的涨价倍数相同(我们以有最新年石油进口数量资料的2006年为例来讨论,而2006年时约3%的人民币升值忽略不计)。
如2006年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60美元的话,则相对2003年每桶涨了33美元,即涨了约1.2倍。2006年我国进口原油1.45亿吨,为计算方便,将2003年我国进口原油也定为1.45亿吨。每桶涨33美元,意味着每吨原油涨约247美元左右。这样,2006年进口原油要支付650多亿美元,约合5330亿元人民币(还是按1美元兑换8.2元人民币计算)。相对2003年要多支付约358亿美元,人民币计算要多花费2800多亿元。
如果我国在2006年前将人民币相对原来升值一倍,1美元兑换4.1元人民币,则2006年进口原油仍要支付650多亿美元,相对2003年仍要多支付约358亿美元。但因为人民币比2003年升值一倍,则以人民币计算仅支付2665亿元,比2003年只多花费约100亿元,而不是现时汇率要多支付的2800亿元。因此,如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一倍,理论上,每升汽油、柴油价格将比现在降一半。当然,考虑到我国原油不是全进口,以及提炼原油为汽油或柴油等因素,可能降不到一半,但肯定会比现在便宜许多。因此,人民币的汇率变化也将影响在我国的石油产品销售价格。
我记得,20多年前的经济时期,我国确定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2.4元人民币(有段时间甚至为1美元兑换1.9元多人民币),其后我国将人民币一路贬值到1美元兑换8.2元多。这使我国进口石油、铁矿石等所支付的人民币数量大增。或者换句话说,换回同样多石油、铁矿石等进口货物,所支付的、用人民币计价的衣帽等出口货物就需大增。反之,如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我国只需出口较少货物,就会换回同样多石油、铁矿石等进口货物。
据许多国际机构估算,不按汇率计算,按购买力计算,现时的1美元也只值2元多人民币(这与经济时期我国确定的汇率大致相同)。而我国现时将其定为1美元值7.5元多人民币。当然,我国这样确定汇率是使出口商品以美元计价更便宜,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以增大出口。但这样的结果也有许多弊端:使进口原料和其它产品按人民币计算很昂贵(因为我国企业和人民购买进口产品要用人民币兑换美元或用人民币购买);并因为我国出口产品以美元计价价格太便宜,国际上频频对我实施反倾销,要我们交反倾销税,造成额外经济损失;我出口产品以美元、欧元等计价价格太便宜,客观上使许多国家的劳动密集性行业的工人就业困难(这也是我国设在西班牙的鞋子仓库和商店被袭击、烧毁的重要原因);我国对西方国家出口大增,对美欧是大顺差,造成我国对西方市场较大依赖,美欧(尤其是美国)也看到这点,它们就要求我国在外交上付出代价,在外交上配合它们(例如在朝核、朝鲜导弹、伊朗等问题上),而我们则经常只能配合他们。对此,我们常把这种被迫屈从称之为“韬光养晦”。
当然人民币升值也有坏处。例如,人民币升值将使出口商品以美元计价变得昂贵,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将不那么大。另外,人民币升值将使我国的庞大外汇储备贬值(用人民币计算)。而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使我国的庞大美元外汇储备大幅贬值,这是我国对人民币升值问题难以定夺的重要原因。而这就是我国以前将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贬值的错误政策,带来的难以解决的后遗症。
为什么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和国际不接轨?
通病他都有,进取独却无。
我不谈中石油,我就谈所有的国有企业的通病。也就是说所有国有企业都具有以下的通病,但不是所有的国有企业都会亏损。但是亏损的国有企业一定有的通病。
人满为患,人浮于事,不干活的吃空饷的很多很多,查一查少不了。一个企业养了一大堆废人,付出巨大的资金流,他不亏损才怪。
贪污腐败营私舞弊。查一查少不了。
体制僵化不思进取。查一查一定是。
如果把中国石油改成私有化,改成私营企业等三年扭亏为盈!
中国石油股价从上市的48元一直跌到现在的4元说明了一切。
民营的加油站的油很多是直接进口的!所以便宜!打个比方沙特的油10元成本,俄罗斯的30,美国的40我们无论品质还是开条件都是很差的!所以要70元!但是你不能只用便宜油,这样国内油井全倒闭了,到时候人家狮子开口就是上百元了!!现在国际油价40多!但是国内的70元的油你还要用!现在中石油最大的之处还不是买国内油,还有就是石油基础建设还在疯狂扩建中!油库,输油管道所以负债也高!!总之一个县的领导会屁股决定脑袋定政策,但是国家级的单位和国家的政策都是智库在决定!要综合考量很多因素,然后找到最合适的方法!不要用一个普通人的思维去评判国家智库的决定!
中石油因为企业办 社会 ,门类繁多,机构庞大,人浮于事,主副业不分,生产成本高,利润低,如一百块钱除上交国家税收外,多少人头要薪水,而地炼(私营)油企,人员编制,企业管理,生产成本等要好于国企,因此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的油价高于地炼和私营加油站的油价。但油品质量是一样的,都按国家和行业标准,工艺流程去生产。
OPEC致力于全球原油市场的恢复治理,却在布伦特45美元/桶的关口遇到了中美的需求降温。
从沙特大幅下调10月销往亚洲的原油售价解读,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中国对OPEC的原油购力度下降,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浮仓库存长时间处于高位,同时在中美第一阶段协议下,OPEC的市场份额正在被美国夺去。
美国石油消费从4月的低谷开始回升,这对WTI油价从负数升至40美元/桶以上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但从9月开始,炼厂在较低利润率下进行秋季检修,成为拖累油市预期的重要因素。
油价的暴跌唤起了市场阻碍经济复苏步伐的担忧,但疫苗的快速推进提振了市场大方向的信心。从短期来看,尽管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但油市需求以时间换空间,消化库存。
供应增加的确定性预期
OPEC+ 历史 性规模减产确实使油价摆脱了低谷,但石油高度依赖型的经济决定了减产之路上噪音不断:仍有部分国家减产执行率不及目标。
同时,OPEC+从7月开始的放松减产规模,也在需求回升存在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向市场释放供应增加的信号。
沙特官方售价下调的逻辑
中东国家基于基准原油价格的升贴水(称OSP,官方原油售价)反映了现货市场的供需状况。沙特OSP较早公布,并对其他国家的OSP具有指导意义。沙特阿美10月销往各地的原油OSP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以亚洲和欧洲趋势最为明显。
从亚洲方面将,中国是沙特遇到的最主要问题。一方面,中国此前大量的进口导致浮仓原油库存长时间处于高位,进而对沙特新的购需求难以提升。另一方面,中美之间的贸易协议,使得中国大量增加美国原油进口,进而侵蚀了沙特的市场份额。
从欧洲角度看,需求减弱、库存增加、炼油利润率处于低位,仍是欧洲买家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购需求放缓和结构性问题突出
在石油价格战和全球普遍取疫情封锁的窗口期,中国始终保持较高的原油进口量(5、6月连续刷新 历史 最高值)。但供应过剩问题始终存在,中国海上浮仓原油库存从5月开始陡增,6月底至今保持高位。
8月,海关总署公布的中国原油进口量回落至1123万桶/天,仍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但Kpler的船期数据显示,8月到港量大幅下降至673万桶/天,为多年来的最低值;这表明,中国的原油购需求依然放缓。
从进口结构上看,沙特发往中国的原油量明显减少,而美国原油进口在经过2018/2019年的停滞后回归,并且5月进口量一度达到115万桶/天。在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背景下,对美国原油的进口仍将持续。这是以沙特为代表的OPEC所面临的中国问题。
美国炼厂秋季检修来临
美国消费放缓从此前的预期逐渐落地,飓风Laura的到来加速了季节性趋势的显现。
首先,飓风Laura的到来导致墨西哥湾产量最高损失愈156万桶/天,是风暴来临前产量的约85%,但此后快速的恢复也压缩了做多的空间。飓风登陆地炼厂受损更为严重,主要是供电设施被损坏导致大面积的停电,截至9月9日,仍有部分地区未恢复供电。
其次,9月初往往是美国炼厂秋季检修的重要时间节点。有数据显示,美国夏季驾驶旺季已经结束,居民出行水平已经下降,在美国炼油利润较低的情况下,炼厂进行检修的概率正在增加。
美国的页岩油狂潮一直是过去几年抑制油价的主要因素,其产量的减少对油价的支撑也至为关键。但是随着油价回升,边际生产商的特性使得市场对美国产量回升存在一定预期。此外,飓风Laura虽然一度导致墨西哥湾80%以上的产量损失,但较快的恢复速度也压缩了多头的套利空间。
因此,世界主要产油国供应稳定增长的预期已经基本确立,但需求端的不确定性风险更强。
美原油出口结构变化呼应了全球需求的疲软
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原油出口重要的目的地,支撑了美国原油出口量。但出口结构的变化表明,全球原油需求并不乐观。
欧洲国家是美国原油的传统买家,在全球疫情爆发和中国买家尚未参与的2月,推动美国原油出口量创 历史 最高。EIA月度数据显示,主力需求向亚洲转移,尤其是中国,传统欧洲买家的需求表现疲软。这与沙特连续2个月下调销往欧洲的官方原油售价相呼应。
题目是哪里来的,中石油每年上交的利润和税金是多少,请看清楚了再提问。如果说某个业务板块亏损那是会有的。
中石油的上油开发板块与下游炼油板块结算的时候按照国际油价计算。上油板块因为开成本远高于中东、俄罗斯和美国,主要是地质条件决定的,我国油田稠油多,孔隙度低,单井产量低,所以单位成本高。国际油价跌到50美元以下的时候,大约就开始亏损了。美国的页岩油在46美元以下也是亏损的。下游的炼油企业这时并不亏损,他的成本是按照国际油价结算的。
当国际油价上涨的时候,特别是高于国家限制价的时候,因为向批发价国家限价,炼油板块就大幅亏损了。
中石油对比民营加油站,这是什么和什么对比。中石油加油站和民营加油站比,谁说中石油的销售公司亏损的,在国家限价时一定亏损,在国际油价低于国家控制价时,没有亏损。
民营加油站怎样盈利的,盈利能力强吗?部分民营加油站的汽油价比成品油批发价加上消费税的价格还低,不知道他们赔本价,是怎样还能盈利的。你猜!
首先中国石油其实这些年来一直没有亏损,每年都是保持盈利的,中石化也是一样。通过财报可以看到,2015年至2019年,中国石油分别实现净利润356.53亿元、79亿元、227.93亿元、530.3亿元、456.77亿元。
但是在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确实出现了亏损,从财报可以看出,中国石油上半年实现营收9290.45亿元,净利润亏损29986亿元。
为什么中国石油上半年会出现继而亏损?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疫情影响宏观经济增长承压,特别是在2月份至4月份这几个月的时间,有些行业是停产停工的,对石油的需求大幅下降,使得中石油的营收出现了大幅下滑,就是导致亏损的直接原因。会觉得收入下滑,那么应该只是少赚,为什么会亏损?是因为中国石油是巨型企业,走大幅下滑后,很多成本是无法同步下降的,比如说职工的高,比如说企业的管理费用等等,营收跌破盈亏平衡点之后就必然会亏损。
第二,国际油价大幅下降,中国石油本身还存在着国内石油开的任务,而中国的石油开成本是远高于沙特,俄罗斯等国家的,甚至高于美国的页岩油开成本。原油油价大幅下降后,勘探掘分部必然会出现巨额亏损。
第三,国内的成品油价格调节机制是有天花板和地板价保护的,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或低于40美元后,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不再调节。那么国际油价在低于40元之后,中石油的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中石油不是应该赚更多吗?其实跟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但是其差价并不能归于中石油,而是必须统一上缴用于油品升级,而在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后,成品油价格不再上调,则会由国家进行补贴。所以国际油价无论再低,不能增加中石油进口原油炼制的差价。
那么为什么其他民营加油站的油价会更便宜?这是因为民营加油站它只是一个油品销售机构,很多民营加油站直接从炼油厂进油,不必承担石油开的成本,也没有巨大的管理费用多累,所以成本更低,价格也自然更低。
中国石油上半年总亏损299.86亿元,根据中国石油披露亏损的原因有三个:
原因一,受到2020年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
原因二,受到今年国际油气市场供过于求的影响;
原因三,受到国际原油暴跌,国内油价同比大幅降价的影响。
以上这三大原因,就是中国石油半年报,关于业绩亏损给出的原因。
中国石油为什么会亏损?关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国民都知道,中国石油会亏损的真正原因是:
1、因为中国石油是央企,央企都是亏损的,这是通病,大家都懂的;
2、因为中国石油里面有蛀虫,有多少的钱都消化在蛀虫手里;
3、因为中国石油开销大,好啊;最典型就是10个人中9个人看1个人做事,而不做事的人永远比做事的收入还高。
也许以上这3大因素才是中国石油为什么会亏损299.86亿元的真正原因。
为什么民营加油站比中石油每升便宜1元多呢?民营加油站通常都是要比三桶油加油站便宜,同样的油不同的价格,实在让大家想不明白。
其实民营加油站的油比中国石油便宜1元多主要有以下原因:
(1)薄利多销
民营加油站即使同样的油,但由于自己在规模、知名度、口碑等方面不能以中石油相比。
而民营加油站为了自己生存,必然要降低油价,降低利润进行薄利多销,油价自然会比中石油低。
(2)经营成本低
民营加油站的同比中石油加油站运行成本低,最典型就是人工成本,运输成本,场地成本等等,中石油的运营成本高。
既然运营加油站的成本不同,肯定会造成油价不同,成本低的有走势,即使降低油价也还有钱赚,这就是成本优势。
(3)竞争太大
随着国内近几年可以开私人加油站以来,国内私人加油站大量增加,正因为很多老板都想进来分蛋糕吃,导致近几年民营加油站大量增加。
从而导致民营加油站竞争太大了,各大民营加油站为了自己利益,从而打起价格战。但中石油作为央企,有背景自然不会盲目卷入价格战中,根据市场实际油价挂牌出售。
上面这三大因素就是为什么民营加油站的油价,要比中石油的油价便宜1元多的真正原因。
举例子
最典型就是同一件衣服,在专门店价格贵,在服装店又便宜,街边的地摊卖的更便宜,同一件衣服放不同的地方卖,价格相差太远了,所以民营加油站与中石油加油站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去纠结油价的问题,你觉得想省钱就去民营加油站加油,一箱油省几十元;
但不想省钱,担忧油质问题,前往中石油加油,这就是最根本的做法,没必要去纠结民营加油站为什么要比中石油便宜这么多,只要知道珍惜自己口袋的钱,对自己的钱负责即可。
国家有规定,凡是巨额亏损的国企都要解散。中石油如果亏损太多,国家应该解散中石油,免得中石油年年亏损。亏损,是亏人民的钱,国家不心痛,人民心痛。中石油为什么会亏损?闲杂人太多,吃空响的人太多,还有可能50岁就提前退休,提前退休的人,企业要出钱多养退休人员10年,工资每个月10000元计算,一个职工提前10年退休要多领企业1200000万元退休金。中石油为什么会亏损?超好,工资超高,中石油就会亏损。
中石油会亏损是因为,两桶油就像国家建立的战略储备一样,他应该是起到平溢油价的作用。你应该可以感觉到,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时候,我们的油价确实不是大幅上涨的,只是跟着国际油价略微调整。油价下跌的时候,中国的油价也没有爆跌! 通过战略储备,大米,白面,猪肉,黄豆,石油,很多多的种类,去调节市场价格,保证市场稳定,以防国际游资热钱来洗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大概就这个意思!! 至于民营的会便宜,这就涉及到,油品质量,储船小好调头,储存成本,人员成本等等了!毕竟船小好调头
中石油为什么会亏损?
所有的国企都无法逃避 社会 责任,因而绝对不是主要愿意,就不用负 社会 责任,甚至可以践踏 社会 责任的私企的对手。
国企敢偷税漏税逃费吗?敢叫员工加班不给加班费吗?敢随便炒员工鱿鱼吗?敢不给员工买“三金”吗?敢卖伪劣产品吗?敢用行贿等不正当的市场竟争手段吗?国企都不敢不能,那么怎么会是敢作敢为的私企的对手呢?!
国企还要负相应的 社会 责任,起到即使亏钱,也要担当起供应和生产,去维护 社会 稳定的责任。象中石油,明知国内油田的产油成本高,勘探开发风险大,但还是必须服从国家的发展战略。这些责任和成本,私企会担当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有集体企业大量破产,就是由于上述的 社会 原因,被盖以“经营方式不灵活”“适应不了市场化”的帽子破产了。
如果再任由私企对中石油、中石化的挤压,两桶油也肯定破产,到时肯定不是私企的油价,比两桶油价低一块钱的问题,而是轻则高一两块,重则卡脖子的问题。八九十年代中国半导体产业也不落后,也是被里应外合挤垮的,但今天却被卡脖子!
油价最高是哪一年
国内油价会和原油价格波动基本同步,但是波动幅度差别很大,做到完全接轨的话以目前的调价机制来看,还实现不了。
只能说基本同步调整,但是调整幅度不同,这个现象是由于国内的成品油调价机制造成的,在2016年以后我国实行的成品油新调价机制中,有几个限制条件会影响油价调整的同步,分别是:
1.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中规定,以10个工作日为一个调价周期,在每第十个工作日开启调价窗口,参考标准为10个工作日以来的平均价格,而不是时点价格,所以会看到前一段原油跌破地板价,而国内油价还未到调价窗口而没有同步调整的现象。
2.新的调价机制设置了原油价格的天花板和地板价格,上限130美元/桶,下线40美元/桶,当原油价格波动超过上下限时,按照调价机制,在调价窗口开启时将不调整,也就是搁浅。
3.在《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中还有特殊的调控条款,当国际油价异常波动需要对成品油进行调控时,可以暂停、延迟调价或者缩小调价幅度。所以像前几天的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的情况下,如果一直持续,国内成品油价格大概率是要被出手调控的,也做不到完全同步。
综上,目前国内油价的调价机制还不是完全市场化,还是市场化+调控的双轨制,做到基本同步调整可以,但是同频同幅度调整基本是不可能的,毕竟还要考虑到国内油企业的利益。
为什么国际油价比十年前降了一半,中国的油价却一直在涨?
油价最高是哪一年
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历史上哪年油价最高?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全球石油最高价格是2008年,石油作为世界最关键的战略和基础原料,其价格调整遭受许多要素的左右,如供需、清算货币汇率、国际局势、经济发展市场前景、气候问题及其股票市场行情等。不一样国家和结构的代表针对油价问题的观点矛盾比较大。
以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代表的产油国和发达国家觉得,当今国际性石油价格与供求股票基本面不相干,彻底是市场蹭热点而致。石油输出国组织理事长艾尔-巴德里觉得活跃性的投机个人行为才算是推升油价的背后“黑火”,石油市场并不会有供货紧缺问题,并且现阶段53天的石油贮备水准足够应收夏天能源供应的升高。
而以国际能源机构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国际大石油公司的代表则觉得,发达国家持续增多的要求,是造成油价持续高涨的首要缘故,石油输出国组织应当提升石油生产制造。研究近期油价高新企业的缘故,大家觉得金融业要素超出了产品要素。因为美金是原油交易的关键结算货币,美元下跌、金融危机、股市大跌刺激性投机资产进到包含期货以内的产品市场,推升油价。
从要求看,在历史上产生的三次石油困境,使油价短时间各自增涨了250%、160%、200%,尤其是前2次困境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要危害,造成国际性的经济萧条,也遏制了石油要求。而这一次油价疯涨的功效比较有限,全球经济没有因油价过高而发生显著的衰落,全世界石油要求也依然强悍,尤其是产油国本身需要的增加也变成油价走高的主要关键。依据英国石油公司全新的2008世界能源数据统计,中东地域的石油消费市场提高4.4%,远远地超出亚太地域2.3%的增加量。
国际油价最高点在哪一年
世界原油最高价格是2008年
二、油价上涨的原因分析
石油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和基础原材料,其价格波动受到诸多因素的左右,如供求、结算货币汇率、地缘政治、经济前景、气候变化以及股市行情等。不同国家和机构的代表对于油价问题的看法分歧较大。以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代表的产油国和发展中国家认为,当前国际石油价格与供需基本面无关,完全是市场炒作所致。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艾尔-巴德里认为活跃的投机行为才是推高油价的幕后“黑手”,石油市场并不存在供应短缺问题,而且目前53天的原油储备水平足以应付夏季能源需求的上升。而以国际能源机构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国际大石油公司的代表则认为,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加的需求,是导致油价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石油输出国组织应该增加石油生产。探究近来油价高企的原因,我们认为金融因素超过了商品因素。由于美元是原油交易的主要结算货币,美元贬值、次贷危机、股市下跌刺激投机资金进入包括原油期货在内的商品市场,推高油价。
投机基金的大肆炒作是油价上涨最直接的推动因素
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投机基金的投机交易是引起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和剧烈波动的重要原因,原油价格与以市场投机为目的的非商业持仓量、基金净多头头寸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了0.89和0.81。因此,正是期货市场的金融杠杆效应增加了对冲基金的能量,不同基金之间的做多、做空造成石油价格走势远远偏离供求关系。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调查显示,目前原油价格中的60%是由纯粹的投机因素造成。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石油期货炒作只占当时石油期货市场总量的29%,而今天却已大幅上升到71%。尤其是从2003年起,期货市场的整体商品指数投机资金由130亿美元,上升到目前的2600亿美元,升幅2000%,比2007年年初高出60%;仅今年前52个交易日,新流入商品市场的投机资金就高达550亿美元;炒家拥有的石油期货合同,从714手暴涨到今天的300万手,上升了4200倍左右。自2004年以来,进入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基金数量由4000多家增加到8500家;其中,共有595个对冲基金在进行石油交易,比三年前增加逾3倍。在纽约商品进行的石油期货和实货交易的规模对比,从2003年的6比1到今天的18比1,四年增加两倍。如果将伦敦和新加坡期货、不受监管的洲际以及柜台交易、指数交易和衍生品计算在内,这个比例还要提高。石油期货市场的正常运作受到各种漏洞的干扰,出现不受限制和难以觉察的投机,远远超出健康的旨在提供流动性的水平,造成具有破坏性的价格扭曲。
美国议会和相关机构已经意识到投机基金对油价的操纵,油价的不断高涨也对美国经济带来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因而不得不对此展开调查并取相应的监管措施。5月26日,根据美国国会的指令,CFTC宣布对原油期货市场展开全面调查,以厘清国际油价是否被操纵。调查初步显示,投机基金通过三条可能的路径操纵国际油价:首先,指数基金、养老基金及一些主权基金通过交易量占25%的场外市场来撬动整个国际原油价格,操纵国际石油价格;其次,通过普氏能源资讯这一全球著名的私人石油信息提供商进行报价来操纵国际油价;最后,部分参股石油公司的大投行凭借其在华尔街的影响力发布利多的研究报告,从而拉抬国际油价。CFTC还在研究取相应的监管措施。6月10日,CFTC成立了咨询小组,包括能源产业人士和官员及市场主要参与者——雷曼兄弟、高盛、美林等投资银行,讨论一些美国议员提出的方案,即CFTC严格约束原油期货头寸限制的豁免权利,对于保值者给予此豁免权;但是对于单纯的投机者不给予豁免权,希望限制投机者对原油价格的炒作。
美元持续贬值是本次油价上涨的推动因素
从2002年以来,美元累积贬值已超过50%。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先后七次降息以刺激美国经济增长。美元兑欧元等主要货币汇率持续下跌,大量资金从美国股市、债市中流出,流入石油等商品市场寻求保值增值,助推油价上涨。2007年国际油价累计上涨9.3%,而同期美元兑欧元贬值9.1%,两者相关性很强。今年以来美元贬值对油价的影响有所减弱,但仍存在较大相关性。以6月为例,当月有4个交易日的油价波动缘于美国经济因素,美元走软对油价形成4.6美元的提升作用。
地缘政治加深市场对原油供应稳定性的担忧
围绕石油的局部战争和恐怖主义从来没有停止过。美国占领伊拉克并没有给伊带来全面和平,至今伊拉克国内局势依然动荡,石油生产充满不确定性;同时,伊朗核问题引发紧张局面,沙特石油管道受到恐怖主义活动威胁,尼日利亚等主要产油地区冲突不断,更加加剧了市场对局部供应中断的担忧,从而给予投机基金很好的炒作题材。6月份,尼日利亚石油工人罢工对油价形成4.4美元的提升作用;以色列针对伊朗核设施打击的军演及言论,再次点燃了市场对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的担忧,油价由此提升近8美元。
产油国自身需求大增
从需求看,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石油危机,使油价在短期内分别上涨了250%、160%、200%,特别是前两次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也抑制了石油需求。而这一次油价暴涨的作用有限,世界经济没有因油价过高而出现明显的衰退,全球石油需求也仍然强劲,特别是产油国自身需求的增长也成为油价走高的重要推手。根据英国石油公司最新的2008世界能源统计数据,中东地区的石油消费需求增长4.4%,远远超过亚太地区2.3%的增量。
猪肉价格大幅下降
主要是因为养猪太多,进口猪肉太多,供求对比,相关产品价格,饲料价格等。都是导致猪肉没落的原因。
各地养猪户受多种因素影响。
当猪育肥基本完成时,进入猪育肥阶段。目前各地仔猪供应严重不足,导致仔猪价格飞涨,已经到了普通养猪户无法接受的程度。如果大量补猪,养猪的价值就丧失了,利润空间被压得太窄,让人无法接受现实。
于是,各地养猪户逐渐停止养猪,养猪的重点从养猪转向养猪育肥。这必然导致育肥猪逐渐增多,生猪屠宰势在必行。另外,各地猪价总体趋势是下行的。猪育肥后,前期出栏利润总是高于后期出栏利润。这样生猪存栏量逐渐增加,市场生猪供应充足,生猪价格开始断崖式下跌。
可以替代足够的猪肉制品。
由于猪肉价格飙升,许多消费者转向牛肉、羊肉、鸡肉等。,可以替代猪肉,导致牛、羊、鸡的数量大幅增加。目前其他畜禽产品供应还是比较充足的,价格也没有比过去大幅上涨。从替代效应分析,间接导致猪价下降。
综上所述,猪价一跌再跌。对于消费者来说,很快就会买到相对便宜的猪肉,这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对于养殖户来说,不必过于担心猪价的下跌,因为在生猪产能恢复之前,猪价很难大幅下跌,如果下跌过多,也不利于生猪产能的恢复。
目前市场生猪供不应求,导致猪价下跌,但这并不代表市场不缺猪肉,只是高价猪肉抑制了消费。就目前生猪存栏量而言,市场缺猪仍是不争的事实。只要生猪产能不过剩,猪价就不会出现系统性下跌,生猪养殖的利润依然可观。
猪价跌了这么多,为什么还在跌?
但是第一阶段的大猪和第二育肥阶段的牛猪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存在,不能再养了,只能亏本卖。
第二,屠宰企业和中国贸易商为了保证经营利润,仍然存在一些压低价格的行为。
三是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并有扩大趋势。
92号汽油油价历史记录
上海92号汽油最高价位是8.33元发生在2012年。92号汽油8.33元,95号为8.87元,为历史最高。2012年3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上调国内汽柴油价格600元/吨,国内各地93号汽油零售价基本都已超过8元/升,创下了历史新高。
从破七到破八,仅用了一年多。油价的涨幅已经大大超越物价指数的涨幅。2012年11月左右。油价一度达到8.06元。
汽油规定指标
《车用汽油》首次规定了密度指标,其值为20℃时720~775kg/m3,以进一步保证车辆燃油经济性相对稳定。与GB17930—2011相比较,最主要变化可以概括为“三减、二调、一增加”。
“三减”是指将硫质量分数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50μg/g降为10μg/g,降低了80%;将锰质量浓度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8mg/L降低为2mg/L,禁止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将烯烃含量由第四阶段的28%降低到24%。
“二调”是指调整蒸汽压和牌号。其中,冬季蒸气压下限由第四阶段的42kPa提高到45kPa,夏季蒸气压上限由第四阶段的68kPa降低为65kPa,并规定广东、广西和海南全年执行夏季蒸气压。同时,考虑到第五阶段车用汽油。
由于降硫、禁锰引起的辛烷值减少,以及国内高辛烷值不足情况,结合炼油工业实际,该标准将车用汽油牌号由90号、93号、号分别调整为89号、92号、95号。
中国历年油价
油价最低是2019年
92汽油历史最低时间是19年。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最低价是3.06元一升。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2年。2012年3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上调国内汽柴油价格600元/
20世纪80年代的油价大震荡
国际油价比10年前降了一半,中国的油价却一直在涨,这有两个原因:首先,中国的汽油价格是以原油为基础的,今年以来原油的价格确实一直在上涨。其次,由于石油的进口税费这些年一直在涨,所以油价总是居高不下。
其实汽油价格一直上涨的原因很简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最近的石油价格确实在上涨,但更多人则是表示不解,毕竟目前的国际油价也只不过是比10年前降了一半,那么中国的汽油价格按照进货成本来说也应该降一半,但是95号汽油目前已经突破10元每升。不管是出于推广新能源汽车还是让大家更少使用燃油汽车,这么一个现象的背后肯定是有其具体原因的。
一、直接原因:石油价格今年确实在上涨势头
最为直接的就是最近的石油价格确实在上涨,根据目前的汽油调价规则,目前国内的汽油价格是按照前20个交易日的价格来算的,这也就意味着前20个交易日石油成本上涨,最后表现在汽油价格上也就会上涨。石油运输到内地进行加工其实需要相当长的周期,而且这还有一些其他的成本,自然汽油价格最后也就只能一直上涨。
二、根本原因:税费增加所致
汽油价格一直上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税费增加导致,由于每次石油上涨的幅度都能够刚好达到一个上涨的临界值,但是下跌的时候却跌不到下调价格的点,所以最后石油汽油价格表现出来就是一直在上涨。之所以大家对汽油上涨的价格很敏感,最为重要的是出行的时候总是要开车的,而开车总是需要加满油,但是随着油的价格越来越高,最后大家也就只能转变出行方式。
从1981年起,国际油价连续5年大幅下降。随后,1986年又发生了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油价战”,引起国际原油价格的暴跌。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石油供应前景不明和油价的大幅上涨,都使西方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变化。西方主要国家能源消费的增速开始大大降低,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进口的石油减少了。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世界1980—1982年严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西方世界能源需求由增长迟缓变为负增长,其中石油需求量的下降幅度尤大。接着,整个西方石油工业,从上游的油气勘探和开,到下游的储运、炼制和销售,迅速陷入一场全面的和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之中。在国际市场上,石油由供不应求和被疯狂抢购变为销售困难,油价由暴涨转为跌落,竞争激烈,生产大幅度下降。从19年到1983年,世界市场日消费量减少590万桶(1桶=0.16立方米),从5160万桶降至4570万桶,向OPEC提出的石油需求量比19年降低了43%。
面对油价下跌和市场份额缩小,OPEC在1983年第67届特别会议上,将原油的官价下调至每桶29美元,并决定“限产保价”。规定最高日产量1800万桶(19年最高日产3100万桶),并规定每个成员国的限额。由于OPEC内部分歧较大,考虑到其他成员国减产的难度,而让沙特阿拉伯承担“浮动产油国”的角色。OPEC试图通过“限产保价”来等待世界石油需求重新增加和油价回升,但此举却使其石油产量和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到1985年,其日产量已降至1847万桶,市场份额也从19年的47.8%降至30.1%。
1985年12月,OPEC第76届部长级会议正式宣布以“减价保产”争夺市场份额来取代过去的“限产保价”政策,国际石油市场由此出现了大混乱,导致1986年的“油价战”和油价暴跌。1985年12月9—12日的三天内,布伦特原油价格每桶下降5美元。到1986年1月20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下降到每桶仅19.5美元,这是自1980年以来该油价首次跌破20美元。2月18日,伦敦现货石油市场交易活动完全停止。3月4日,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跌到每桶11.98美元。7月23日,国际石油价格已跌破每桶10美元大关。同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到每桶只有8.5美元。而7月30日,在地中海装上油轮的沙特阿拉伯轻质油价格每桶只有6.8美元。油价由1985年11月的31.75美元/桶,降至1986年4月的10美元/桶,降幅达70%。至此,油价基本上跌至谷底。
此后,经过一系列的会议,到1986年10月,OPEC基本就产量问题达成协议,并提出恢复OPEC官价。就在第79届部长级会议结束后的1986年10月29日晚,担任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25年之久的风云人物亚马尼被宣布解职,他的解职也宣告了据称是由他所发起的这场油价大战落下了帷幕。
1986年12月10—20日,OPEC第80届部长会议决定,从1987年1月1日起,OPEC的“参考价格”为每桶18美元;1987年上半年,不包括伊拉克在内的OPEC 12个成员国的石油产量限额为每天1580万桶。会议改变了1985年“限价保产”的政策,又回到“限产保价”的老路上来,只不过其油价是每桶18美元,比一年前低了10美元。到此“价格战”基本结束。
这次油价大震荡给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其后的国际石油形势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此后,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纷纷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新战略的主要内容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重新突出强调要坚持“一体化”体系。
尽管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在历史上一直是“垂直一体化”的石油公司,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曾一度不再多谈这一问题,而且在80年代初还曾出现过要实行“非一体化”的说法。经过1986年油价暴跌之后,各公司又重新提出要坚持“一体化”,以确保公司的业务平衡和财务稳定。
(2)在油价低落和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各大公司纷纷强调实施“最优原则”。
BP石油公司在1988年和1989年春就曾反复强调,它的“基本哲学”是“最优选择”,即“把力量集中在我们擅长的事情上,进行投资使它变成更好”,“关闭或卖掉”不合这一“标准的业务”,决不“充当二流角色”。
(3)坚持把取得新的油气放在压倒一切的首要地位。
在低油价的条件下,仍大力进行油气的勘探开发,同时,强调对已有的油气的开补偿率。
1986年和1988年油价大幅度下跌后,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的上游业务利润也急剧下降,但各公司依然强调上游业务的重要性。1988年壳牌集团的石油投资达81亿美元,其中用于上游部分的占64%。埃克森公司1987年宣布“同其他石油公司一样,找到新的合理价格的油气供应已经成为一项压倒一切的目标”。
(4)大力加强兼并和收购活动。
为了解决储量紧急和勘探无重大突破并且费用日益困难的问题,兼并和收购也成为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取得新的油气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其地位已不亚于甚至超过勘探所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